一、编童话故事550字以上,600字以下
狐狸借油
一天,狐狸家的花生油用完了,他听说鸡大婶家有很多很多的油,便向鸡大婶家走去。
到了鸡大婶家门口,狐狸就毕恭毕敬的对鸡大婶说:“大婶,我家的油用光了,您能否借我一瓶油?”“我才不借呢,你去年借的那半箱油到现在都还没有还,你是个不守信用的家伙,我是不可能把油借给你的!”“鸡大婶,您别生气,这样吧,我借一瓶还两瓶,您看,行不行?”鸡大婶一听觉得有便宜可占,便答应了。鸡大婶对狐狸说“借你可以,但你必须写下保证书,否则不借!”“好!好!好!我马上就写!”说完,狐狸就开始写保证书。写完后,鸡大婶确定没问题了,便把一瓶油递给了狐狸。
第二天,狐狸真的来还油了,鸡大婶高兴极了,可当她看见狐狸的手里拿着两瓶用眼药水大小的瓶子装着的油时,鸡大婶便骂狐狸不讲信用,要带他去见大象警察。可这时,狐狸说:“我并没有不讲信用,我当初说借一瓶还两瓶,可没说用多大的瓶子装啊,你带我去大象警察那里也没有用。”鸡大婶听后,便坐在地上哭了起来。这一切都被小鸡-聪琳听见了, 聪琳立刻去找哥哥姐姐一起商量对策。
第三天,聪琳去找小猫姐姐帮忙,一见到小猫姐姐,聪琳就大哭起来。小猫见了,便问“妹妹,你这么了,是不是谁欺负你了。告诉姐姐,姐姐帮你报仇!” 聪琳说:“是狐狸这个大坏蛋……”聪琳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小猫,小猫说:“我一定会帮你报仇的。”
第四天,小猫来到了狐狸家,对狐狸说:“狐狸大哥,我家的油用完了,您能借我一瓶吗? 我借一瓶还两瓶。”狐狸想:想用我的那招,没门儿。狐狸说:“借你可以,但是你还的时候,得用一样大的瓶子装一样多的量。还得写保证书。”“行!”小猫也写下了保证书。
第五天,小猫真的来还油了,狐狸高兴极了,可当他看见小猫的手里拿着两个一样大瓶子里装着的是水时,狐狸便骂小猫不讲信用,要带他去见大象警察。可这时,小猫说:“我并没有不讲信用,我当初说借一瓶还两瓶,可没说里面装的是什么啊,你带我去大象警察那里也没有用。这叫‘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只身!’”
小猫把油给了鸡大婶,鸡大婶十分感谢小猫,小猫说:“您不用感谢我,都是聪琳的功劳。”鸡大婶直说聪琳好聪明!
狐狸借油
一天,狐狸家的花生油用完了,他听说鸡大婶家有很多很多的油,便向鸡大婶家走去。
到了鸡大婶家门口,狐狸就毕恭毕敬的对鸡大婶说:“大婶,我家的油用光了,您能否借我一瓶油?”“我才不借呢,你去年借的那半箱油到现在都还没有还,你是个不守信用的家伙,我是不可能把油借给你的!”“鸡大婶,您别生气,这样吧,我借一瓶还两瓶,您看,行不行?”鸡大婶一听觉得有便宜可占,便答应了。鸡大婶对狐狸说“借你可以,但你必须写下保证书,否则不借!”“好!好!好!我马上就写!”说完,狐狸就开始写保证书。写完后,鸡大婶确定没问题了,便把一瓶油递给了狐狸。
第二天,狐狸真的来还油了,鸡大婶高兴极了,可当她看见狐狸的手里拿着两瓶用眼药水大小的瓶子装着的油时,鸡大婶便骂狐狸不讲信用,要带他去见大象警察。可这时,狐狸说:“我并没有不讲信用,我当初说借一瓶还两瓶,可没说用多大的瓶子装啊,你带我去大象警察那里也没有用。”鸡大婶听后,便坐在地上哭了起来。这一切都被小鸡-聪琳听见了, 聪琳立刻去找哥哥姐姐一起商量对策。
第三天,聪琳去找小猫姐姐帮忙,一见到小猫姐姐,聪琳就大哭起来。小猫见了,便问“妹妹,你这么了,是不是谁欺负你了。告诉姐姐,姐姐帮你报仇!” 聪琳说:“是狐狸这个大坏蛋……”聪琳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小猫,小猫说:“我一定会帮你报仇的。”
第四天,小猫来到了狐狸家,对狐狸说:“狐狸大哥,我家的油用完了,您能借我一瓶吗? 我借一瓶还两瓶。”狐狸想:想用我的那招,没门儿。狐狸说:“借你可以,但是你还的时候,得用一样大的瓶子装一样多的量。还得写保证书。”“行!”小猫也写下了保证书。
第五天,小猫真的来还油了,狐狸高兴极了,可当他看见小猫的手里拿着两个一样大瓶子里装着的是水时,狐狸便骂小猫不讲信用,要带他去见大象警察。可这时,小猫说:“我并没有不讲信用,我当初说借一瓶还两瓶,可没说里面装的是什么啊,你带我去大象警察那里也没有用。这叫‘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只身!’”
小猫把油给了鸡大婶,鸡大婶十分感谢小猫,小猫说:“您不用感谢我,都是聪琳的功劳。”鸡大婶直说聪琳好聪明!
二、竹筒饼的传说故事?
竹筒饼的由来
:
相传古时,客家人外出劳作时需携带干粮充饥,于是他们就地取材用自己家种的大米,花生,芝麻及自榨的花生油作为原始材料,采用炒磨,蒸等手工工艺压制成竹筒的形状。
随后勤劳聪明的客家人将之放入竹筒中,这样既解决了竹筒饼易碰碎的问题,还能长时间保持米饼的自然醇香,并与竹筒的清香完美融合,使米饼更加香甜可口浓郁。
时光流逝,竹筒饼的叫法也流传至今,源远流长。
三、喜鹊班的故事读后感
曹文芳的这本《把天空藏起来》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一个名叫“喜鹊班”的幼儿园班级中。在这个班级里,有着各种各样经历和独特个性的孩子们聚在了一起。书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灵动和自然,没有丝毫的生涩感,故事也完整周密。
这本书通过五章内容,五个不同的小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小孩子木子身上的事情。
第一个故事——躲猫猫,是从陶妮老师做的梦开始的。喜欢东躲西藏的木子在学校里总是能一丝不响的,躲过老师的眼睛、溜到想去的地方。前晚做过噩梦的陶妮,不放心的把木子带在自己身边,却还是没有看住他。木子打开了水龙头,让幼儿园成了水汪汪的一片。这个故事,让我觉得幼儿园的老师不好当啊!班里有一两个这样的孩子,就够老师忙活的。像我这样心理素质差,责任感又强的老师是承受不了的,呵呵!
第二个故事——朋友,讲述了木子与王子之间发生的故事。傲慢聪明的王子让木子摔了跟头,剪了头发。老师们在给木子贴标签为“木”的同时,也认为他贱、他
傻。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被老师这样的认为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见解,我们没法阻止,但是希望老师心中不良的标签没有带给孩子们苦恼,影响孩子的成
长。
第三个故事——壳里的秘密,讲述了木子回乡下发生的故事。想知道蛋壳里的小鸡、小鸭什么样子的木子把鸡舍、鸭栏里的鸡蛋、鸭蛋都打碎了。想给大树浇水的木子把花生油都倒在了树根上。爸爸对木子又是一顿好打。
第四个故事——馋嘴王,讲述了木子在幼儿园乱吃东西的事情。木子躲过了爸爸与保健医生的晨检,把药丸带进了幼儿园,躲在了被窝里吃,表现出了不木讷的一面。在家里把牙膏当奶油吃,把酒当水喝。在幼儿园里,把老鼠药当糖果分跟小伙伴们吃。
第五个故事——收藏家。木子喜欢收藏纸片、水彩笔的套子、爸爸的文件、妈妈的项链、老师的车钥匙……最后,木子想给妈妈用星星做一串项链,他决心把整个天空收藏起来。
这些小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个性“特殊”的木子。书中,老师与家长们认为木子真的有点儿“木”,有点傻,有着许许多多的怪癖。但是我却认为木子是具有很强好奇感和探索精神的孩子。木子发生的事情,可能大多数的人都曾经拥有过做过。
读完这本书后,我跟儿子一起回忆了他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。发现:儿子曾经捡小伙伴丢在地上的方便面吃;儿子曾经也在刷牙的时候偷着吃牙膏;儿子曾经为了吃
东西,赖在别人家不走……儿子也曾经馋嘴过。儿子也曾经把我认为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带回家,放的到处都是。儿子也曾经躲到衣柜里跟我躲猫猫,让我一通好找。
已经成年的大人是无法用已经消逝的童真去理解孩子顽皮的心。我们总是会认为那是孩子的捣蛋,那是孩子的淘气,却不曾想过自己做为孩童的时候,也曾有过类似的囧事发生。可是,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,我们已经失去了那份童真。
0条大神的评论